作者:(谭正华)骆军,1985年生,四川大邑县人,他是我的一位远亲。脑子机灵,思维敏捷,体格健壮,精力充沛,做事非常有主见,天生就是一个“不安分”的人。曾就读于被誉为“中国西点军校”的石家庄陆军学院,2009年8月缅北果敢发生了“8·8事件”,他毅然决然地选择了退学退伍,只身一人远赴缅北热带雨林参加果敢同盟军,数次参加对白伪军战斗,多次潜入老街爆破、袭击白伪汉奸,由于叛徒告密,不幸被俘,移送缅军监狱关押长达10年。故事主人公一、男儿何不带吴钩,建功立业少年梦。第一次听闻骆军的传奇故事,是从一位亲戚饭后茶余聊天中得知的,感觉无比惊讶,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缅北金三角一直以来是我关心的话题,前段时间还写一篇回忆文章《金三角,18岁那年向死而生的梦》,18岁的我也曾有想去闯荡金三角的梦,可惜命运没有让我成行,更没有成真。我们约好时间在茶楼见面,第一次见到骆军,中等个子,精瘦身材,全身肌肉感爆棚,说话宗气十足。一副上班打工人的模样,完全没有那种浴血沙场的匪气痞气,交谈话语谦虚中肯,和和气气,一点没有那种打打杀杀傲气逼人的神态。抗日川军的英雄故乡。骆军的家乡苏场镇是紧邻大邑县安仁镇的小镇,民国时期,川军刘湘、刘文辉叔侄军事集团就起源于安仁镇。苏场当时很多年轻人,参加川军出川抗日,牺牲在保家卫国的抗日战争洪流中。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战场上九死一生归来的老兵经常给身边孩子讲上阵杀敌的故事,活灵活现传播同仇敌忾跟日本人血战到底的精神。村子里逐渐形成了尚武彪悍的民风,孩子们个个渴望长大了,上战场杀敌报国的英雄梦。孩子王,英雄梦。骆军,出生于大邑县苏场镇一个农村家庭,在计划生育严厉的时期,父母东躲西藏中超生的二胎孩子。骆军,1985年生,属牛,父母说可能属相不好,犟脾气,老是不听话。可能命中注定,天生就是不“安分”的人,注定就要远走他乡。骆军属于天资聪慧的孩子,读书学习没怎么用功,每次考试都是班上第一名。当然伴随男孩的调皮和顽劣,经常带领一帮邻居小伙伴玩“打仗”游戏,河沟抓鱼捉虾,挖灶生火搞野炊,一起聚餐吃饭,其乐融融,完全生活在天真烂漫的孩童乐园里,度过了最美好的小学时光。初中毕业考上了大邑县最好的高中——晋源中学,读书学习一直以来都不是难题,成绩一直名列前茅。读到高二下学期,突然间不明白读书为了什么?对枯燥无味的学习刷题失去了兴趣。无论老师和父母怎么劝解,都无动于衷,自然而然的结果是高考没考上本科。亲朋好友都在为他着急,复读一年再参加高考的时候,他意志坚定的选择了弃文从武、投笔从戎,报名参军,到军营里去建功立业。二、前程似锦留不住,战火磨洗人生礼从海军潜艇兵到陆军兵王。骆军从一出生就是非常健康,几乎没怎么生过病。精力旺盛,体格健壮,各项体能指标均为优秀,在2005年冬季征兵中,顺利录取到海军青岛某部,成为一名潜艇兵,学习潜艇声纳专业。人年轻,学习快,入手也快,八个月后培训合格,熟练掌握声纳技术知识,分派去大连基地参加工作,负责雷达和声纳设备的操作和维护。2007年6月参加全军军校考试,认真复习准备了3个月,成功考上了被誉为“中国西点军校”的石家庄陆军学院警卫专业。在每天准时、规律的出操军号声中度过了两年时光,系统学习了军事知识,全面提升了军事技能,练就了扎实过硬的军事素质。火焰一样燃烧的年轻人,承载着一颗躁动的心,时刻期待着接受战火的洗礼,时刻期待着战场马革裹尸还,期待着一展铁血男儿汉的风采。在军校里读过70年代云南知青越境参加缅共人民军的书,现在缅甸第四特区主席林明贤就是当年广州红卫兵插队到云南当知青,跑到缅甸参加缅共人民军,现在控制着5000平方公里土地,管理着20万余万人口,拥有5000人的精锐勐拉军。书本上栩栩如生的英雄人物,仿佛就在面前浮现,佩服他们的敢打敢杀、敢拼敢战的英雄气概。水无常势,兵无常形。人生无常,命运的罗盘就在军校读书期间发生了巨大变化。白所成就是现代吴三桂。2009年8月,缅北果敢发生了“8·8事件”,缅甸军政府集团以缉毒查枪为由向果敢同盟军威胁施压,要求无条件缴械,接受整编,并与时任同盟军副司令白所成暗通款曲,孤立、瓦解彭家声同盟军。白所成得到缅军的封官许愿,立即倒戈一击,彭家声同盟军发生分裂,势单力薄只得败走他乡。白所成投靠缅军残杀族人同胞,冒天下之大不韪,成为世界华人千夫所指的汉奸“吴三桂”。一时,国内网民群起激昂,骂声一片,口诛笔伐,铲除汉奸白所成。白所成退学退伍,越境参加同盟军。骆军觉得英雄用武之地的机会终于到来了,没有跟任何人商量,毅然决然地选择了退学退伍,辞别“中国西点军校”石家庄陆军学院,只身一人远赴缅北热带丛林寻找果敢同盟军,并如愿以偿地成为同盟军战士,参加了无数次对白伪军、缅军作战。从理想主义者,成为国际志愿兵战士,梦想变成现实,就在一念之间,告别过去恍如隔世。果敢同盟军三、龙潭军校炼金刚,红岩游击铸忠魂2009年10月,骆军在网上邀约了几个志同道合的人,一起穿越国界,经南伞进入缅甸果敢老街。此时,彭家声领导的果敢同盟军已经被缅军和白伪军击溃,主力部队分别撤往佤邦和四特境内,部分驻扎在果敢红岩乡。患难中结识同盟军高层领导。在老街多方打听得知,同盟军在佤邦南邓有接待处。于是一同前往南邓,彼时,同盟军正处在最艰难的时候,急需招兵买马,扩充兵力。负责接待他们的是同盟军萧卫,一个果敢本地人,当年15岁就参加同盟军了,算是身经百战的老兵了。萧卫得知骆军曾在中国石家庄陆军学院学习,非常欣赏他,当即推荐他到同盟军在佤邦刚成立的龙潭军校培训,学习山地游击战,熟悉当地各种枪支弹药使用,遥控爆破,擒拿格斗等,及时适应缅北水土气候。当时同盟军武器比较短缺,普遍使用的是仿制81杠,还有56式,少数RPG火箭弹,手榴弹和手枪等。武器库完成了2个月短暂学习后,分配到刚成立的211旅,旅长李光华(现为同盟军副总参谋长),副旅长彭琨(现为同盟军外联部副部长),副旅长杨树改(仍关押在仰光监狱)。彭琨是同盟军总司令彭德仁的儿子,彭家声的孙子,曾在新加坡留学读书,88事件发生后,委以重任,担任211旅副旅长。骆军拥有系统完整的军事技能,深得旅长杨光华和副旅长彭琨和杨树改的赏识,经常促膝长谈到深夜。深入分析当前敌强我弱,敌明我暗的态势,找到敌方管控薄弱点,逐个拔除敌方据点,深入突进,打通补给线,以点带面,盘活整个根据地。骆军每次参加行动,彭琨都给下属千叮铃万嘱咐,特别注重保护骆军安全。百姓如水,可载舟可覆舟。同盟军纪律严格,不拿群众一针一线,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时刻牢记心里。没有军事任务的时候就帮助当地群众抢种抢收;在山上执行任务战斗的时候,群众都会自发的给同盟送饭送水,可见同盟军很有群众基础,跟我们军民鱼水情完全一模一样。相比之下,缅军纪律败坏,每到一处就是烧杀抢掠,杀人放火,掀房倒院,强奸妇女,无恶不做,当地百姓恨之入骨。在同盟军当兵没有工资,每月只有100元人民币的津贴,大家没有任何怨言,在当前困难下,大家都是自愿参加同盟军,有共同目标就是铲除白伪,驱逐缅寇,恢复家园。这种自我奉献、自我牺牲的精神,道德情操和思想觉悟是自然而然形成,是那些在战场上单纯为了用生命挣钱的雇佣兵无法比拟的,更是无法理解的。两次惊心动魄的行动。一是率领3个人的小分队,化妆成赌客携带遥控炸弹潜入老街白所成赌场百胜酒店,安装在最热闹的大厅卫生间,就是要给白所成敲山震虎,灭汉奸威风,制造混乱,让群众知道同盟军迟早要打回来,跟着白所成当汉奸没有好下场。二是惩处白伪汉奸特务,作恶多端的白伪特务欧某,对待族人同胞手段极其残忍,拿着同盟军战士的人头到缅军面前邀功请赏,恶事做绝。得到消息,欧某跟三四个狐朋狗友在老街酒店胡吃海喝,行动组立即荷枪实弹,着便衣潜入酒店,确认身份后,当即交火,报销了的欧某,结束了罪恶的一生,打伤了另外4个白伪走狗。最后一次行动,也是最后一次执行任务。根据司令部安排,到红岩红星区现塘乡铲除白伪据点,由于事先情报不准确,当地村寨有白伪密探,泄露消息。骆军小组一行6人没有完成任务,不甘心撤回去。他们决定在此停留1天,找到时机铲除了这个据点再班师回营。他们决定在山里树林宿营,当天夜里2点钟,村寨密探带领白伪军上山包围了骆军6人。视死若归,泰然淡定。全部被反绑双手,眼睛蒙上布条,连夜押解到果敢老街白伪警察局,经审讯得知他是中国人,又是小组骨干,曾经还干掉过他们的兄弟,自然是一顿毒打款待。关押了两天后,突然白伪兵进入牢房给他们戴上脚镣,捆绑双手,然后蒙上红布。骆军以为是他们当地的仪式,马上押到刑场枪决。坦然面对一切,既没强烈求生的愿望也没有唉声叹息,横竖就是一个死字而已,18年后又是一条好汉。紧接着押上车,听到有人说缅语,原来他们被白伪军移交到老街缅军大嘎萨司令部,缅军情报局的人负责审讯他们。反而他们在这里受到礼遇,缅军知道他是中国人,并没有对他们用刑。一个会汉语缅军士兵走到骆军跟前告诉他,不要害怕,缅甸没有死刑,你们最多判刑20年,就释放了。只是现在需要如实交代就行了,骆军本以为这下会去见阎王了,原来虚惊一场。四、十年囹圄度青春,异国重逢战友情就这样,骆军一行6人被押送到缅甸中部大城市腊戌监狱。白所成及一众汉奸以刺杀白所成,颠覆白伪果敢政权,爆炸,破坏白伪政府大楼等罪名向缅甸军事法院起诉骆军6人。骆军被判处49年徒刑,其余的3到5年不等。因为骆军他们是政治犯,又是中国人,典狱长没有给他们安排体力活,他们一天到晚就是陪时间过日子,看日出又看日落。每天都在策划如何越狱逃出去,无奈监管太严,根本就没有办法逃出去。红岩故事再现:不出卖组织,不出卖同志。一年后的一天上午,正在监狱院子里放风,看着两个狱警押着一个犯人进来。骆军远远看到这个人那么熟悉的面孔,原来是当年在佤邦接待他的同盟军萧卫,越走越近,萧卫也认出了骆军,不停给他眨眼睛打暗号,示意不要打招呼。骆军此时也心领神会,默默地转过头不予相认。事后,两个人小声接头交谈才知道,萧卫也是前段时间在老街执行爆破任务时,猛打猛冲,一直恋战,受伤被俘的。他身份没有暴露,一直坚称自己是中国云南勐海人,缅军只判处了他1年8个月,后来刑满释放,驱逐出境,然后他又回到同盟军阵营继续战斗,现在已经是同盟军211旅旅长。就在同一年下半年,监狱里又来一个熟悉的面孔,原来是同盟军211旅副旅长杨树改。他率部在拱掌边境线跟白伪军交火,部队被打散了,遭遇搜山队被俘虏的。此时,杨旅长已经60多岁,花白的头花,精神矍铄,还是一脸不服输的神态,直到现在仍关押在监狱。骆军在腊戌监狱一关就是6年,2015年,缅甸全国大选,吴登盛当选总统,立即颁布大赦令。幸运的骆军徒刑从49年减为10年。然后转到缅甸首都仰光中央监狱一待又是4年,跟他们关押在一起大部分都是缅甸各地方武装被俘虏的政治犯,有克钦军、德昂军、北掸邦军等武装组织军人。也有个别贩毒武装头目,从他们口中得知,缅甸的制毒、贩毒之所以猖獗,屡禁不止,很多都有军方人士参与。同盟军总司令的关心问候。骆军就这样在缅甸两个监狱,先后服刑长达10年,刑满释放,驱逐回国。一踏上祖国的土地,一股莫名的温暖和感动涌上心头。此时,他们立即与同盟军取得联系,得知他们当年被俘后,同盟军总司令彭德仁通过各种渠道关系,多方想办法,积极营救他们。希望骆军回家看望父母后,尽早归队,当前革命事业正如疾风烈火,正需要他们回来继续参加战斗。事与愿违,骆军2020年底回国后,新冠疫情爆发边境管控日趋严格,再加之被限制出境,4年被不予办理护照。无奈,只得继续在老家工作生活,一来慢慢恢复元气,二来回归正常生活。铁血男儿也有伤心泪。骆军回到老家大邑县苏场镇看望阔别十余载的父母和亲人,此时,母亲早已患癌去世,作为儿子的他伤心不已,在缅甸被俘生死不明的时候一滴眼泪也没流过,回到家乡,母亲坟前,悲痛不已,失声痛哭。骆军在异国他乡身陷10年牢狱之灾,期间最大的收获就是学会了缅语缅文,能熟练使用缅语对话,能看懂缅文新闻,算是个缅甸通。有一曲悲怆的轻音乐叫《英雄的黎明》,非常适合做骆军故事的背景音乐;有一首歌叫《兄弟一场》,曲终人散,出去时那个英雄少年郎,如今归来仍是王者。五、人生无悔:有吃有住有睡眠,无病无痛无灾难在结束采访的时候,还是忍不住,问了骆军一个问题。你放弃了石家庄陆军学院的学业,辞别了前程似锦的美好未来,在缅北参加战斗,生死命悬一线,在缅甸监狱度过了十载春秋,如今回来,就是个普通的货车司机,你后悔吗?骆军说:“我从没后悔过,人生的道路很多,比如有北大博士出家当和尚,我只是选择了我自己喜欢的道路,虽然只是个普通打工仔,但是我有吃有住有睡眠,无病无痛无灾难,知足常乐。”结语:骆军在村里邻居眼里是个无法让人理解的人,但是我却非常理解他的,因为我曾经也有一个跟他一样的梦想。请尊重善待我们身边的每一位普通人,或许他们是快递员、货车司机,勤勤恳恳工作在普通平凡的岗位上。可能他们的平凡普通,却是曾经的辉煌灿烂,他们有他们心中的梦,有他们心中理想,祝愿每一位逐梦的人梦想成真。注:应主人公要求,文中骆军、李光华、萧卫均为化名。——谭正华2024年元月23日夜写于成都磨底河畔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